近年来,五金制品行业发展迅速有序,但发展中的问题仍然存在,总体来看,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:

    一:尚未彻底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,设备工艺落后,产品质量不稳定。

    80%以上企业是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,技术人员严重缺少,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小作坊,起点低,多数设备都是二手设备,有的还是即将淘汰的设备,造成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。由于设备落后造成模具和工艺的落后,不仅模具使用寿命短,在操作中次品率高、浪费严重。

    随着这几年来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,行业的利润空间也在缩小。企业没有合理的利润,维持企业正常运转都成问题,就更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设备及工装模具的投入,造成产品质量无法保证,而且产品科技含量低,同质化现象严重,形成低价竞争甚至打价格战以致盲目扩张。

    二:产业集中度低,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,造成规模效益低下。

    行业中仍以中小企业为主,龙头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没有绝对优势,这种小、多、弱、散的企业结构导致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产品附加值不高、竞争力弱、经济效益差的局面。

    目前的五金生产企业性质基本是民营企业,又以中小企业为主,长期以来重扩大生产规模、轻创新、轻科技经费投入;重量的扩张、轻质的提升。如浙江省,作为五金产品生产大省,在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的3000多家五金生产企业,年科技经费投入仅占销售总额的0.67%,与发达国家2%的科研经费相比较,差距十分悬殊。一味追求量的扩张来抢占市场,不注重产品研发,质的提升搞不上去,只能重复生产低档产品。

    产品生产呈现较为明显的地域特色,“扎堆”现象较为突出,发展的自发性带来了投资的盲目性和重复建设。而多数五金生产企业又存在企业规模小的特点,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薄弱。

    人员结构不合理,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。五金生产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体,随着企业规模扩大,技术水平和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提高,工作难度和要求的提高,企业急需各种高级技术人员、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,而这方面人员的缺乏制约企业发展,造成发展后劲不足。很多中小企业都是由家庭作坊发展而来,管理层都是家族成员,任人唯亲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效率。

    三: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,低档产品过剩,高档产品不足。企业处于产业分工的低利润环节,并面临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挑战。

    五金产品的种类繁多,但一直以来,低档产品的比重一直很高。高档产品所占比重偏低,生产基本集中在行业龙头企业。低档产品产能过剩,加剧了同行业之间在国内外市场的无序价格竞争,导致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,而高端产品市场则基本为国外产品所占据。

    行业中出口产品比重占到40%-50%左右,产品同质化和廉价化倾向明显。在国际市场分工体系中处于中低端的产品,不仅竞争力低,极易引起贸易磨擦,而且一旦国际市场有所变化,将给行业发展带来比较大的风险。

    由于没有品牌,90%以上的出口产品以OEM为主。例如浙江省,工具五金、建筑五金、锁具、不锈钢保温杯、刀剪、拉链等产品出口量均位于全国第一,有些产品质量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。但贴牌处于产品链发展低利润环节。甚至贴牌与发达国家都存在巨大的价格差距,如同样为美国贴牌生产ZIPPO打火机,温州贴牌价格是1美元,而日本贴牌价格却是10美元。

    由于三点一线的OEM方式,造成企业存在接单、生产和交货这种单纯与被动的出口模式,不了解终端市场需求,导致被动生产和效益低下,金融危机又带来了新的出口市场疲软问题。在开拓国内市场方面,又遇到渠道投入和建设以及品牌没有影响力等问题。